答好天气综合应对这张民生考卷
面对极端天气频繁切换,只有答好“综合应对”这张民生答卷,才能“处变不乱”,对于风险挑战“事必有法”。
近日,重庆市气象局对外紧急发布今夏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部分区县日最高气温升至40℃以上。而在高温之后,重庆又切换到了阵雨模式。
高温、暴雨模式随机切换,天气如此任性,把人们逼成了段子手。就在前段时间,人们还在暴雨中调侃“欢迎来看海打船”;近段时间,又有不少人在高温中戏称“我和烤肉之间只差一撮孜然”“我为自己带盐”;而就在昨天,一场暴雨中的冰雹,又让网友戏言“多收集一点放家里,晚上不用开空调”。戏谑的段子不是对暴雨、高温应对这种严肃议题的消解,而恰恰表达出了极端天气下的民生诉求与期待。
这些年来,高温特别是极端高温天气持续,阵雨特别是大到暴雨绵延,使得高温、暴雨天气不再只是一种普通天气现象,而更成为一种极端气候。这种极端天气滋生出洪涝、高温热浪等灾害,不仅影响到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公众生活,也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前段时间,我市已先后8次遭遇强降雨,全市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多四成,截至7月21日,暴雨已造成我市35个区县225万人受灾。近两日的高温天气,又带来了防暑降温、高温时段生产调整、森林防火等一系列问题。高温难耐,洪涝无情。这两种极端天气又急骤切换、两相叠加,更加剧了极端天气应对的困难,加大了气象灾害预防应对的难度,直接考验的就是公共治理的水平,考验的是城市面对复杂气候的综合应对能力,考验的是公共管理部门的责任担当。答好极端天气综合应对这张民生考卷,做好科学应对、防患未然,才可能筑牢民生防线。
“综合应对”,需要提前做好防洪、抗暑两套应急预案,天气“切换”,相应预案即启动,做到应对自如,忙而不乱。“综合应对”,还指要从思想上充分重视今年灾害天气的复杂性,提前做好职责分工、人员安排、物资准备等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综合应对”,还要求政府气象、应急、安全生产、消防、劳动监察等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合力。
应对极端天气,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说到底是一项涉及每一名群众的民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要切实负起责任,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亲自检查,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委政府的“主心骨”作用。
天气情况越复杂多变,越需要我们胸怀全局,提升综合治理能力。面对极端天气频繁切换,只有答好天气综合应对这张民生答卷,才能“处变不乱”,对于风险挑战“事必有法”。
(作者系本报评论员)
重庆天气预报30天:http://www.baiyuntianqi.com/chong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