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白云天气 > 天气新闻

天气预报30天相关新闻

  • 烧烤模式已开启 各国这样防暑降温
  •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8日09时10分)

北京市气象台2018年6月26日6时10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预计26日至28日,北京市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达35度以上。

夏日至,高温“烤”验再次来临,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了影响,如何防暑降温成为了大家关心的话题。为此,全世界的人们纷纷想出了各种妙招来避暑降温,吃洋葱、打湿围巾、自制椰枣汁、高温补贴、高温假等等花样百出,可谓是文明降暑有奇招。

埃及 自制椰枣汁

埃及开罗的夏天可以达到50度,许多游客并不适应这种高温天,小贩们便在街头叫卖一种降暑饮料——自制椰枣汁,他们介绍称:“椰枣防中暑,喝完特精神。”事实证明,游客们多喝几杯味道像甘草的黑色椰枣汁,确实不会中暑。

埃及的椰枣产量名列世界第一,这是一种外形像椰子,但果实像枣的棕榈科植物,它的拉丁文学名来自希腊语“手指”一词,意为“生有许多手指的树”,因为二十多米高的椰枣树可以收获几百公斤的椰枣。椰枣含糖量高,被誉为营养最丰富的干果,古埃及人上战场前和打胜仗后都会饮用椰枣汁,既是防暑,也是鼓劲和庆祝。在埃及文化里,椰枣象征富裕的生活,是美好的代名词,朋友与邻里之间互赠椰枣可以增进感情,寓意和睦共处。

意大利 酷暑食谱

意大利全国农业种植协会推出了“酷暑食谱”,建议人们每天吃如意大利面、面包等淀粉食物,还可以吃洋葱、生菜、萝卜、苹果等果蔬,忌食酒类和刺激类食物,包括咖啡和冷饮。协会发言人称:“骤然变化的温度会对消化系统造成不适,最好以果汁、蔬菜汁来代替汽水。”这份食谱并没有受到民众们的热捧,但意大利营养学家始终强调其重要性,因为淀粉类食物可以提供人们日常活动的热量,果蔬也是传统解暑食物,两者都可以缓解因高温带来的体内湿热堆积。

印度 吃洋葱喝牛奶

每年夏天,由于高温天气导致的死亡人数都有近千人,印度人防暑的奇招也层出不穷。酷暑中,印度人仍然穿长袖,棉布质地的衣服宽松,袖长至手腕,下摆至膝盖,这样的穿着透气吸汗,可以保持身体的干爽,使皮肤免于烈日的曝晒。政府也建议民众,不要在中午外出:“如果必须外出,请戴帽子。”许多民间组织响应政府号召,设立饮水站,供民众使用。

人们纷纷去商场买风扇和空调,直接导致电力短缺,买了风扇和空调也没有用。例如,德里部分地区每天停电超过9小时,当地人们感慨:“还好只是停电,没有停水,一热就洗澡,即使一天洗五次澡,也依然觉得燥热。”而流浪者收容中心的制冷设施也无法工作,加上许多房间没有窗户,室内温度远远高于室外,导致流浪者们选择睡在大街上。

但是,也有两种民间方法被人们认为最管用。一是吃洋葱,二是喝牛奶,印度人觉得洋葱和牛奶有保湿的功效,他们能从街上的志愿者处领取这两种物品,以对抗暑热。也有印度人认为,去了皮的洋葱可以吸收身体的热量,他们便把洋葱放在衣服的口袋里,试图达到降温的效果。

日本 吃鳗鱼饭

每逢夏天,日本人都会相约去吃鳗鱼饭,这不仅能补充体力,改善夏季暑热带来的不适,还是一种习俗,而这种习俗则来源于江户时代一位学者。

江户时代,学者平贺源内的一位朋友经营鳗鱼餐厅,每逢夏天,人们不愿意出门,生意也变得萧条。为此,平贺源内书写“土用丑日,鳗鱼之日”,让友人放在餐厅门口。“夏之土用”是立秋之前的十八天,也是最炎热的季节,“土用丑日”则在7月25日前后。人们闻讯后纷纷来到这家鳗鱼餐厅欣赏平贺源内的书法,顺带吃上一碗鳗鱼饭,这一作法渐渐流传开来,便有了夏日吃鳗鱼饭的习俗。

曾经,鳗鱼是一种高价的食品,价格昂贵,但由于人工养殖鳗鱼的增加,在日本的超市里,鳗鱼的价格逐渐变得便宜。一年之中,鳗鱼不分季节随处可见,但由于有了夏日吃鳗鱼饭的习俗,每逢夏天,超市、鱼店、餐厅门口都会摆满“烧烤鳗鱼”的招牌。日本营养专家称,鳗鱼能保护视力和肝脏,恢复精力,其中的磷脂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夏季多吃鳗鱼有益健康。

阿联酋 午间严禁室外工作

2018年,阿联酋人力资源部通过一项法令,规定从六月十五日到九月十五日,严禁建筑工人或者室外工作人员在中午十二点半到下午三点工作,因为这段时间太阳最强,温度已超过50度。该法令还规定,八小时工作时间可被拆分为早班与晚班。人力资源部副部长表示:“往年有许多在外工作时中暑死亡的情况,如何预防中暑也是最需要我们关注的。”

因此,企业需要提供合理的工作时间表,在午休时间,工人必须在阴凉处休息;如果当日温度超过50度,企业还需提供冷水、盐与柠檬。对于违规企业,人力资源部视其工人人数而定,企业将面临巨额罚款,甚至可能会被勒令关闭。

古巴 最长享有一个月高温假

夏季,古巴均温在40度左右,由于电力供应靠石油,为了节约资源,政府、企业、工厂都会给员工放假。其中,古巴的雪茄厂放假时间最长,可达一个月,因为雪茄的生产过程对温度有严格的限制,温度过高时雪茄易生虫。对此,在雪茄厂工作的员工表示:“雪茄需要一个温度适宜的环境,夏季最炎热时生产雪茄,反而没有效率。”“我很享受这一个月的带薪假,过了最热的时候再回来工作,我和我的同事们都更有动力。”

巴基斯坦 昼伏夜出

2015年,巴基斯坦卡拉奇最高温度达到45度,仅次于1979年创下的47度记录。连续数日的热浪袭击造成700余人死亡,当地政府宣布医院进入紧急状态,医院召回所有休假中的医生,并要求医生不得擅离岗位,同时增加药品储备,当局还调拨额外吊针及脱水补充液进行应对。

负责供应卡拉奇店里的公司指出,高温引发电力需求量增加,非法接电让电线不堪重负,因此停电,而抢修小组尝试修复时,却遭民众追打,负责人称:“供水系统因断电而失效,民众无水无电可用,我们正在试图恢复,希望居民配合。”

随着全国进入斋月,人们在白天不能进食,晚上遭遇停电停水,这让更多人选择足不出户。当地医生建议:“白天尽量待在室内,减少户外活动,避免暴露在烈日下。”而商场和公共场所的营业时间也做出了调整,延续至半夜十二点,方便夜间出来活动的市民。

伊朗 上有风塔下有井

2015年7月31日,伊朗南部城市的温度达到了74度,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罕见的高温。伊朗气象学家称:“这是最不可思议的温度,也是世界上最极端的温度。”面对高温天,伊朗上流社会的人们纷纷去欧洲避暑,英国、法国、瑞士成为了首选,而偏远地区的人们则通过风塔和井来避暑。

风塔位于房子顶部,外形似长方形烟囱,四面开孔,高度可达十几米,被誉为“波斯人的空调”。由于它四面镂空,无论风来自哪个方向,都能吹进风塔里,并顺着风塔的管道来到屋内。塔身越长,热风的降温效果越好,当热风到达风塔下面时,迎接它的是一个冰凉的水池,水池能让热风进一步降温,从而使其变成凉爽的风,人们便能享受清凉的温度。风塔越高,进气管道越多,收集的气流越多,风量就越大,冷却效果也越好,因此,在伊朗的许多地方,风塔标志着个人财富。

由于伊朗多戈壁荒原,湖泊稀少,因此用水主要来自地下。人们在开采地下水时,首先挖一口深井,然后在深井四周修建休息室。休息室为多边形,每一边建有供人休息躺卧的平台,酷暑难耐时,当地人会来到井旁的休息室睡觉,这里温度只有20度左右,清爽宜人。

泰国 八仙薄荷筒

由于气候炎热,常年如夏,泰国人随身必备的单品是八仙薄荷筒。八仙薄荷筒分为上下两端,中暑时,打开上面的盖子闻一闻,泛着薄荷香味的药油能缓解中暑和炎热带来的不适;被蚊虫叮咬后,拧开下面擦一擦,便有止痒的功效,如果擦在太阳穴,也能防止头晕。八仙薄荷筒只有唇膏大小,所以泰国人在逛街、搭车、二手烟的环境里,都会随手拿出来使用。

柬埔寨 万能花格围巾

无论是出租车司机,还是保安、小贩,或是参加婚宴的客人,柬埔寨的人们随身必备一条花格围巾,或挂在脖子上,或搭在肩膀上,或缠在头上,或系在腰间,这就是他们的“格罗麻”,意为水布。这种花格围巾呈长方形,通常由棉纱或蚕丝织成,有的留出一段线头编成穗,有的则直接收口。

当天气炎热时,柬埔寨人会打湿花格围巾,将其缠在头上防暑降温;田间劳作的人们则把花格围巾摊开,罩着头、肩和后背;骑车的人们也用围巾包着自己,抵挡日照。到了室内,人们把围巾当毛巾用,洗澡时还能当浴巾。去购物时,围巾则成了环保袋,方便人们携带小物品,如果购买的物品太多,可以用围巾包起来顶在头上或挎在肩上。妈妈带孩子时,用围巾兜住孩子,将其系在身后。如此万能的花格围巾,也成为了柬埔寨人送外宾礼品的首选。

德国 员工在公司可放宽穿衣要求

银行业是德国对员工穿衣要求最严格的地方,男性员工必须西装领带,女性员工必须职业裙装,然而,到了酷暑天气,银行允许不直接与客户洽谈的员工穿休闲装上班,只有直接接触客户的员工才被要求穿正装。德国警察署还发放了专门的夏季衬衫,该衬衫更轻薄透气,受到了巡逻警察的欢迎;同时,刑事警察不必穿制服,可选择便装出行。

加拿大 可适量降低工作量

加拿大政府采用湿热指数来界定高温,他们认为,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流动速度和传播热源是造成温度上升的主要因素。为此,当湿热指数达到45度时,企业必须实行“高温适应计划”,给予人们充分的适应时间,避免员工在高温初期出现中暑的情况。该计划针对两类人群:首次处于高温环境的工作者和此前在高温环境中工作过的人。前者第一天的工作量为原工作量的20%,此后每日逐步增加15%工作量,后者第一天的工作量为原先的50%,此后每日逐步增加20%的工作量。

法国 与60岁以上老人保持联系

2003年,持续35度以上的高温导致了整个欧洲在一个月内有7万人丧生,其中,法国死亡人数超过1.5万人。从那以后,法国逐步建立了高温防暑体系,主要关注对象是老年人和室外工作者:各社区建立了高温办公室,设立免费热线电话,通过电话与社区内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保持密切联系,并随时提供防高温咨询和帮助;养老院等老人集中的地方必须拥有一个安装空调的空间,以便在高温时将老人集中到那里避暑;医院增加接待中暑者的床位;加强高温劳工保护制度,当气温超过30度时,雇主必须让室外工作者休息,同时提供水和清凉的饮料。

美国 高温补贴近千元

每年5月至8月,美国联邦政府会为近万名民众发放高温补贴,用以保护室外工作人员和防暑设施不完善的中低收入家庭。高温补贴包括现金补助和电费补助:在曼哈顿,人均收入低于两万美金的家庭,可在夏季获得近千美元的现金补助;各州政府还根据实际情况,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电费补助。当温度达到40度时,美国各地政府会开放空调降温中心,为流浪者和家里没有冷气的居民提供防暑服务。

动物也防暑

巴西 动物享用特制冰淇淋

当夏季持续的高温让动物们无精打采时,里约热内卢动物园购买了新式冷冻机,专门为动物们制作冰淇淋。饲养员称:“我们制作冰淇淋时,不放糖,也不放防腐剂,原料是含水量高的水果,比如西瓜、葡萄、哈密瓜等。”负责采购冷冻机的工作人员表示:“市面的冰淇淋含糖量太高,动物们易患上糖尿病,所以,动物园需要新式冷冻机,不仅能自制水果冰淇淋,还能将产量翻倍。”

例如,去年夏天,大象每天可以享用25公斤冰淇淋,但今年夏天,有了新式冷冻机,大象可以享用50公斤冰淇淋。大象的护理员观察后发现,天气一热,大象们就会很容易疲惫,吃过冰淇淋后,它们的精神很好。除了大象,灵长类动物、猫科动物、熊也可以享用水果与酸奶混合的特质冰淇淋,各类动物的饲养员还借此机会,让动物们掌握新式吃冰淇淋的方式,如让猴子握住木棒来吃冰棍,让豹子想办法取出冰块里的水果。“希望以此增加动物们的活动量,锻炼它们的体力、嗅觉和味觉。”饲养员解释了这样的做法。

由于动物们全天都有冰淇淋吃,游客们来到里约热内卢动物园参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包括“看动物吃冰淇淋”。动物园官方称,特制冰淇淋将供应到夏季结束。

澳大利亚 自发为国宝考拉提供饮用水

考拉又名树袋熊,是澳大利亚的国宝,其名字来源于土著文字,意思是“不喝水”,因为考拉可以从食用的桉树叶里获得所需水分的90%。然而,由于夏季天气炎热,气温时常超过40度,许多野生考拉纷纷爬下树,拦住路人或跑到院子里找人讨水喝。

澳大利亚人喜欢骑行,时常在骑行休息的时候能遇见讨水喝的考拉,也能遇见在排水道喝水的考拉;而院落有游泳池的居民也能与考拉亲密接触,住在阿德莱德的一户居民后院有颗桉树,一只胖胖的考拉总喜欢坐在树上,等居民拿着软水管来喂水,且只要天气变热,该考拉就能准时出现,完全不怕人。居民拍下了考拉抱着软水管喝水的照片,放在社交平台时写道:“多毛的考拉在高温天的日子不好过,大家碰见的话,就给它们一些水喝吧。”

责任编辑:张琳(EN049)

天气预报30天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