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白云天气 > 天气新闻

天气预报30天相关新闻

  • 国庆期间河南省出现持续降水极端强降温及大风天气
  •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08日09时04分)

央广网郑州10月8日消息(记者 彭华)10月8日,记者从河南省气象局了解到,受强冷空气南下及高空低槽东移共同影响,国庆期间河南省出现持续性降水、“断崖式”强降温及大风天气,其中西部山区局部出现雨夹雪,并且有多个国家气象站24小时降水量、最高气温及气温降幅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据河南省气象台监测分析,此次天气过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降水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累计雨量大,多站24小时降水量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共同影响下,9月30日16时至10月7日6时,河南省自北向南先后出现大范围持续6天左右的降水天气,全省大部累计降水量均在30毫米以上,70%以上的站点超过50毫米,81个县(市、区)共851站达100毫米以上,最大雨量为舞钢市灯台架211.8毫米。濮阳、安阳、周口、驻马店、南阳等地多站24小时降水量突破历史同期极值。5日下午在栾川老君山、西峡老界岭出现短时雨夹雪天气。二是气温极端性强,最高气温以及气温下降幅度均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受历史同期罕见强盛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10月1至2日,淮滨、新蔡、固始等累计有71站次日最高气温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极值,创下史上同期最暖记录,其中1日淮滨38.5℃、2日新蔡39.2℃;10月3日下午起,受强冷空气影响,在前期异常偏暖的背景下,河南省大部尤其是南部气温呈“断崖式”下降,4日,有26个国家气象站最低气温24小时降幅和10个国家气象站最高气温24小时降幅突破历史同期极值;5日,登封国家气象站最低气温(4.2℃)突破历史同期极值,栾川、登封、灵宝、修武、济源、辉县、渑池局部最低气温降至0℃以下,栾川老君山加密气象站最低降至-2.7℃。国庆假日后期(4-6日)和前期(1-3日)气温相比,可谓“史上最冷遭遇史上最热”,具有罕见的极端性。三是伴有明显大风天气。3至4日,全省出现5~6级偏北大风,有158站风力在8~10级,最大风速禹州市无梁32.8米/秒(12级)。

本轮降水对河南省旱情解除、土壤增墒、水库蓄水、降低森林火险等级非常有利,但持续降水、强降温及大风天气对农作物收获晾晒和交通运输、公众健康以及旅游景区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中心根据多源卫星遥感和自动站土壤水分监测资料分析,10月7日7时全省大部土壤墒情适宜,偏湿比例为51%,干旱站点比例为5%,出现在新乡、安阳个别县(市)。与降水前相比,全省干旱站点比例减少了61个百分点,全省大部地区旱情基本解除,对冬小麦适期足墒播种非常有利。

针对本轮复杂且极端的天气过程,全省气象部门严密监测天气变化,与中央气象台和周边省气象部门开展会商和联防服务,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会商研判,及时发布最新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气象风险提示,递进式开展影响预报和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并面向公众、部门、行业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伴随式气象科普”工作。河南省气象局于9月29日、10月2日连续发布两期《重要天气报告》,10月3日,河南省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河南省人民政府气象灾害防御及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大风)Ⅳ级应急响应。各级气象部门及时发布最新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气象风险提示,市县气象台站共发布大风、暴雨等气象灾害预警信号294条,还针对“三秋”气象服务发布《河南省秋收秋种气象服务日报》等专题服务材料7期。同时,此外,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抓住有利时机,利用高性能增雨飞机,分区域、分时段组织开展大范围空地一体化的人工增雨作业,安全、科学、高效开发空中云水资源,效果明显,对全省旱情解除、水库蓄水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根据河南省气象台预报,9日前后有一次大风降温天气。8日东部、南部有小雨,其他县市有零星小雨;12至14日白天,河南省中西部有小雨。7日起,河南省最高气温普遍在18~21℃,除西部山区外其他大部县市最低气温10~14℃;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8日夜里至9日全省大部西北风5级左右,阵风7~8级,9日最高气温略有下降,西部降幅6~8℃,其他大部县市降幅2~4℃;10至12日早晨,全省大部最低气温降至10℃以下,过程最低气温出现在10日早晨,西部1~3℃,高海拔山区-2℃~0℃,其他大部县市5~7℃。

天气预报30天搜索